前陣子到臺北圓山站隨意晃晃後,
接著就來到了這離捷運圓山站步行約十分鐘距離的臺北孔廟走走,
我自己一直都很喜歡這類古蹟。
才來到孔廟的外圍牆呢,就看到許多人佇立圍觀著什麼?
湊上前一看,原來是一隻好可愛的小松鼠正在圍牆上頭嚼食著花生米。
看他毫不怕生的態度,總覺得他有小小麻豆的氣勢呢!
看著囓齒類動物進食,就是有引人注目的可愛感。
捧著花生米兒的姿勢也太萌了。
大概是覺得不能只讓我們這一邊的人大享眼福,
看我們拍的差不多後,吃了一半的他還直接轉過身後讓另外一邊的人也可以順利拍照,
實在是太盡職了!
接著在圍牆外邊看到了四尊可愛的小石猴,
分別表現了『非禮勿視』、
『非禮勿聽』
『非禮勿言』
以及『非禮勿動』的態度。
不過最後一隻小猴,右耳卻被人類給傷殘了,
加上右膝蓋處的小凹洞,總覺得有股淒涼之感。
臺北第一座孔廟是台北府文廟,
是在光緒十年(西元1884年)完成竣工,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。
光緒三十三年(西元1907年)日人為建立日語學校(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前身),
於是拆除孔廟,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。
最後在民國十四年(西元1925年)元月,地方士紳以臺北市無孔廟為憾,
在座詩人陳培根即稱「如建於大龍峒,願捐獻私地」,當日即決定重建孔廟。
以上資料出自『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』官網,
我只簡單介紹孔廟部份歷史而已,更詳細資料請自行至官網查看。
開放時間,平日孔廟開放至夜間21:00。週一休館
我們這天從這小門進入孔廟。
原本應從這『黌門』進入的,但剛好此門正在整修關閉中。
註。『黌』音同『紅』,是學校的意思。
接著進入禮門。
『禮門』及對側的『義路』分列左右,是孔廟中軸主要殿堂的入口。
從禮門進入後先映入眼簾的是這萬仞宮牆及泮池。
萬仞宮牆內側有彩繪麒麟,傳說它是仁獸,有麒麟送子之寓意。
萬仞宮牆之典故出自論語子貢曰:
『夫子之牆數仞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,百官之富,得其門者或寡矣』。
櫺星門。
前方一小方的綠意。
跟一般寺廟不同,孔廟櫺星門不畫門神,
臺北市孔廟櫺星門的門板上有一百零八枚突出的門釘,此為遵循古制的門扇作法。
櫺星門的入口中央,有一對精美的蟠龍石柱。
每個角落都暗藏古意。
大成殿。
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,奉祀至聖先師孔子之牌位。
我特別喜愛大成殿前下方這幅雕龍作品,這是『御路』。
大成殿月臺前方嵌有御路,又稱為石陛,為古時斜坡轉變而來之構造,
御路為尊貴之處,不能踐踏之。
御路上面精彫雲龍,一爪抓珠,一爪抓印,睥睨寰宇,氣勢非凡。
大成殿裡邊的燈籠有著『有教無類』字樣。
這裡也有大大兩個匾額:
『有教無類』、『道貫德明』。
才疏淺薄的我不太懂下方這匾額之意,特地去查詢了一下,
『道貫德明』典故是出自禮記大學篇:『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』
大成殿中央的蟠龍柱,這是聘自泉州惠安一帶的匠師所作。
緩步走向大成殿後方。
後方有擺放這一梁柱,不知是否是修繕孔廟時所遺留下的古物?
喜歡欣賞廟宇之美。
特別逆光拍攝,帶有一種蒼涼氣勢。
這是大成殿之斜脊以水龍及卷草裝飾,
據說水龍可以壓火神祝融,因而可避免火災。
這龍感覺像在對我訴說些什麼?
這次來孔廟時間頗匆忙,總覺得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好好拍到,
尤其是看了官網的介紹後更有此感,
平時少在接觸這類古蹟,有時沒先做好功課就倉促前往,
事後查詢相關資料後才會發現很多細膩的點都忘記去好好觀賞一番。
平日的孔廟,遊訪人潮並不多,且我發現到訪的大多是外國遊客,
看到他們也可以一起體會中國寺廟之美,還是讓我頗受感動呢。
恭喜上首頁精選..我剛搬到盒子..請多支持.
.歡迎觀賞台北近郊最適合親子遊的~八煙聚落(1)
.